李学麟,福建省名中医、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、全国“最美中医”。
回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福州街头的茶摊上,名中医们围坐一起,分享病例、探讨医术。时光流转,李学麟的父亲李子光,当时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,也置身其中,他勤奋好学,从福州的名医大家那里汲取了丰富的中医知识。
李学麟的兄长李学耕,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儿科专家。解放前,他开设了针灸诊所,不仅继承家传医术,也广泛吸收名家精髓,致力于儿科事业。
数十年过去,李学麟也走上了与父辈同样的道路,他致力于传承家学,探索中医学派的精髓,并期望中医药能够发扬光大。
幼承家学,博览医籍,终成中医全才
李学麟是福州苍霞洲李氏儿科学派的第三代传承人,他的家族源于清末,从武术之乡永泰搬到福州,扎根于苍霞洲,形成了医武结合的医馆。李学麟自小受中医熏陶,学习中医知识,他的中医基础深厚。
十二三岁时,李学麟感染了白喉,虽然当时白喉极其凶险,但他在父亲的指导下,通过阅读和背诵《医学三字经》等医书,逐渐了解中医。
“文革”期间,他更是翻阅家中的医书,深化学习。1977年,他成功考入福建中医学院(现为福建中医药大学),毕业后进入福建省人民医院工作,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,他成为了一名出色的中医。
李学麟认为,中医药要取得疗效,最重要的是辨证,要结合患者体质、地域特点,并深入学习中医经典。他虽未正式拜过哪位名医为师,但历代名医的典籍都是他的老师,他从中汲取了众多精华。
苍霞洲中医儿科流派注重望诊、清解、脾胃,他尤其擅长飞针疗法,曾治疗一个因脑膜脑炎而持续高热的7岁女孩,经过治疗,女孩奇迹般地康复,并重返校园。
中医要“杂家”,还是“专家”?
李学麟以儿科为主业,后来也扩展到传统内科病房,治疗各种急危重症及疑难病症。他认为,好的中医应该是“杂家”,除了有一门主业,还要能顾及其他。但前提是夯实中医基础,掌握传统理论和四大经典。
李学麟不主张生硬地将中医和西医结合,他认为理论体系不同,中西医结合的效果难以预测。然而,他认可在某些情况下,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如CT、声波等,将中医的诊断手段进行延伸。
李学麟认为,要真正做到中西医结合,需要几代人的努力。他还对中医教育提出看法,希望能更早跟名师,加大师承,加大力度、专款培养中医。
只要“种子”在,中医药发展还有机会!
李学麟指出,中医药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。他担心老一辈中医去世后,中医药会失去传承。他建议对中医教育方式进行改革,让学生更早接触临床,深入了解中医。
李学麟认为,中医药的成效相对偏低,与付出不匹配。他希望政府能出台政策,让中医的价值得到体现,从而激励中医守住中医药阵地,传承、创新、发扬祖国的传统医学。
左二为李学麟
口述:李学麟
整理:福建卫生报记者邓剑云
来源:福建卫生报